作者:黃全愈 著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09月
編輯推薦
● 《素質教育在美國》作者黃全愈30多年教育觀察之力作。
● 鐘啟泉、崔允漷、李希貴、竇桂梅、李鎮西、孫云曉誠摯推薦。
● 應試教育讓我們迷失方向,讓孩子們在沉重試卷的壓力下,失去學習的快樂,變成考試的機器。如果你是被應試教育裹挾的教育者,如果你是深陷分數焦慮的家長,這本直擊教育本質的智慧之書,會改變你的教育觀念,減少你的盲目,治愈你的焦慮,帶給你成長的力量。
●本書文字有力,直擊教育的本質:教育意在培養智慧的“學生”,培養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獨立性、批判性、創造性、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等核心素質。本書有品、有料、有趣,作者機智幽默,行文深入淺出,用有趣的故事說明深刻的道理,讓人對許多教育難題豁然開朗。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黃全愈,美國邁阿密大學教授,中山大學客座教授,北京大學老教授協會基礎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曾任邁阿密大學孔子學院院長,邁阿密大學亞洲、亞-美研究學科部主任等。2007年獲得邁阿密大學“(學術)重大影響獎”,2010年被提名為邁阿密大學杰出教授。著有《素質教育在美國》系列叢書,在中國教育界不斷引起強烈反響。
精彩書評
這是一部比較教育學的優秀著作。書中的每一個篇章就像一把手術刀,解剖我國學校現場的種種現象與問題,給人以啟迪與力量。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鐘啟泉
尋窮教育真諦,道盡育人常識——此書把“有料”融進“有趣”,堪稱少見的“有品”之作。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崔允漷
既在天空跳舞,又貼著地面行走,是黃全愈老師寫作的一貫風格。中國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長,已經從他的那本風靡大江南北的《素質教育在美國》受益良多。這本《教育的基礎》更是敏銳地捕捉到當下人們矛盾、猶疑、糾結的許多教育問題,以獨到的視角、富有說服力的實例給我們以啟迪。我特別愿意把這本書推薦給各位教育同仁。
——北京第一實驗學校校長 李希貴
黃全愈老師以自己30多年對中國基礎教育的觀察與研究,從文化學、社會學等跨界視角,洞悉與省察中國基礎教育的現實困局與未來賽道。從充滿理性思辨與感性體驗的文字中,你可以捕捉到一位教育者根植于內心的省思,也可以觸摸到一位家長的成長型思維,更可以領略到一位教育學家切身關注中國基礎教育的執著信念與行動自覺。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校長 竇桂梅
讀黃全愈先生的書永遠不會感到枯燥。他對教育的理解很深刻,表達卻很通俗。因為他特別善于將嚴肅的教育話題寓于妙趣橫生的講述,在娓娓道來中讓人豁然開朗。
——新教育研究院院長 李鎮西
黃全愈教授對中美教育均有獨到的研究,其新著《教育的基礎》解析了素質教育諸多關鍵環節與方法,值得教育工作者與廣大父母一讀。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 孫云曉
自序
上篇 教育的終點線
一、“問題”是手段還是目的
二、“研究性學習”是翻譯問題還是觀念問題
三、是把有問題的孩子教得沒問題,還是把沒問題的孩子教得有問題
四、碎片化的問題是“問題”嗎
五、老師的系統化不該預設框框
六、“問題化學習”是對潛力股的長線投資
從走課制里能“走”出什么
一、解放個性
二、重視人性
三、培養獨立性
STEM 是中國教育的希望嗎
一、插曲、段子、革命和希望
二、兔子、烏龜、科學和數學
三、創造、黏合、藝術和數學
四、跟頭、手心、素質和教育
創造性是“教”出來的嗎
一、為什么創造性不能教
二、中國的梅西都在培訓班做奧數嗎
三、創造性思維與批判性思維的分分合合
什么才是“土豬”人生最關鍵的考卷
一、小角色也不安地拱
二、“土豬”該不該“拱白菜”
三、美版“土豬拱白菜”
四、“土豬拱白菜”的陷阱
反思“教是為了不教”
一、研究能力
二、創造力
三、“會學”的能力
四、玩的智慧
五、社會化的情商
六、同情與關愛
七、人格品行
八、契約精神
九、強健的體魄
十、思考能力
中篇 教育的起跑線
“雙減”之下的基礎教育該長啥樣
一、“雙減”之下,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休戚與共嗎
二、“雙減”能借鑒美國的天賦教育嗎
三、“雙減”應該減掉考試嗎
國家強大的根源不在大學,而在基礎教育
創新教育的陷阱和盲區
一、創新是中性的武器
二、我們是怎樣把孩子教傻的
三、可怕的是被教傻而不自知
四、離解答“錢學森之問”,只差這一步
敢于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一、起跑線上需要挫折教育
二、“贏在起跑線上”的后坐殺傷力
三、輸在起跑線上,才能找到自己興趣的起跑線
四、起跑領先的優勢何時消失
五、鷹架理論與“能夠做”
六、把失敗的權利還給孩子
是該拿體育說事了
一、名校的數據美
二、體育的“育”與美育
三、體育的“育”與德育
四、是該拿體育說事了
何為體育的“育”
一、淘汰豆芽型,不要玻璃心
二、“既當裁判,又當球員”不是笑話
搞教育就是寫歷史
一、是什么機緣讓我接觸到教育事業
二、在當代社會,從事教育研究有什么意義
三、《素質教育在美國》惹的“禍”
四、作為“傳”播素質“教”育理念的斗“士”,我撒播了星星點點的“素 質教育”……
下篇 他山之石
素質教育是個偽命題嗎
一、美國沒有“快樂教育”的說法
二、快樂教育的不快樂
三、快樂學習不是偽命題
四、現在不吃苦,將來二百五?
五、“游戲”一回戰爭
一、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故事
二、一個讓人舌撟不下的故事
三、一個畫龍沒點睛的故事
留學的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嗎
一、能稱自己的師友為“夷”嗎
二、何為“長技”
三、“搏斗或飛離”的下半場
“神童教育”的“神”在哪里
一、美國也搞“神童教育”嗎
二、美國的“神童”長啥樣
三、美國竟然這樣選“神童”
學校應該是傳送帶還是冶煉爐
一、“藍翔”躺槍
二、畢業典禮 vs 開學典禮
三、考生 vs 學生
四、建議
掀開“黑幕”,看藤校招生那些事兒
一、招生辦里的秘密
二、到底是“黑幕”還是“舞弊”
三、推薦與后門
四、“寧可‘浪費’三天,不能漏掉一個”
五、Legacy 情結
六、體育特招生